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香港各地产开发商在长实率先低价促销后,也纷纷采取降价销售的策略。从1998年1月香港的住宅价格比1997年第二季度的价格下降了逾3成的幅度,与1996初的价格几乎持平。香港房地产商为了尽快抛售手中的囤积房屋,竞相采取更加优惠的价格出售。新鸿基地产(简称“新地”)在1998年5月以每平方英尺4280元的售价推出了青衣晓峰园160多个单位。为了抢占市场,长实也毫不示弱,随即以每平方英尺4147元的售价促销青衣地铁站上盖盈翠半岛。长实的价格比当时的市价低两成,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抢购的狂潮,开盘当天1300个单位就被抢购一空。与此相比,新地的晓峰园由于价格优势不明显,仅售80个单位,迫于市场行情,也随即展开降价的策略应对,下降了一成七,同时交给地产代理采取大范围内促销的方式来出售。
在市场低迷的境况下,长实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最先降价,引发了其他地产商的降价潮。对此,同期摩根士丹利的相关研究报告对长实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长实相比竞争对手更愿意采用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香港住宅市场自1997年6月以后持续下滑的形势,证明这是一个恰当的策略。长实对降价如此随意,也是因为它的收入来源比其他开发商更加多元化。”
2008年次贷危机,李嘉诚又一次大规模密集抛售房产,先后出售上海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御翠豪庭、黄金城道上的商铺。即使抛售,李嘉诚的盈利也不菲,以上海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来说,这个物业是在2005年以23亿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出售价格为44.38亿元,盈利21亿元。而黄金城道商铺是顶级的商业步行街,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升值的潜力巨大,原本是李嘉诚计划自己持有用来出租的,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李嘉诚果断做出了“转租为售”的策略,大约有40个铺位共2万多平方米用来出售,均价以每平方米10万元。相比周围的商铺成交市场价约在7~8万元平方米,李嘉诚仍然是盈利可观的。
当时,长实在北京投资的首个别墅项目——誉天下颇受关注。在2008年11月上旬,楼市市场行情不景气,誉天下别墅项目面向市场推出联排以17296元平方米、双拼18275元平方米的优惠价格,相比之前两种户型拟定的预售价格30000元平方米和35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有了近乎五成的下跌。尽管不少人对李嘉诚的密集抛售以套现持迟疑态度,但在李嘉诚看来,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回笼资金以保存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低价套现总比被低迷市场套牢要好。所以此次长实报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最低5.7折超低价格,其降幅确实惊人。
高沽低买,巧借股市融资
香港的股市与楼市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互性,经常会出现所谓的“股地拉扯”现象,即房地产商圈地的资金往往来源于以上市的方式到股市融资,导致地价飞涨,继而也带动房屋价格的高涨,房地产商获取暴利,然后再继续在股市上融资,推动股价高涨。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是,李嘉诚的长实只在1987年曾参与“长和系”供股计划,之后一般不采取股本融资的方式。
1996年底,香港恒生指数大幅攀升至13203点,与1995年初的6967点相比,涨幅高达89.5%。与之相应的是香港的地产市道也一路走高,在1995年第四季度之后,房价也一直飙升,1997年7月中原地产指数升至100点,比起1996年7月的66点,在一年内升幅超过50%。
在股价和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长实在1996年进行了1987年首次融资之后的再次股本融资。融资前长实的现金流出净额高达88.88亿港元,融资后1996年净现金流入由负数转为正数。此次长实通过股本融资募集资金51.54亿港元。除此之外,长实还募集资金41.78亿元,也是通过附属子公司向少数股东大量发行股份的方式获取的。这次融资有助于长实摆脱了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期间,银行收缩贷款的资金困境,持有大量的资金为选择性投资提供了可能。
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李嘉诚也已经意识到了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于是,他很善于未雨绸缪,采取了多种策略应对危机,减持中资股就是其中的策略之一。自2007年9月起,李嘉诚果断减持南航、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的股份,套现总共逾90亿港元。其中,李嘉诚从减持中国远洋股份,套现51.67亿港元;减持中海集运,套现大概24.04亿港元。紧接着,李嘉诚基金会在2009年1月7日配售其持有的中国银行20亿股股份,每股价格在1.98港元到2.03港元之间浮动,套现达40.6亿元。据测算,此次减持净获利高达18亿元。
同时,李嘉诚的另一个举动就是在股市低迷时先后多次大幅增持“长和系”股份。他在2008年4月11日至7月16日的3个月期间,前后10次共计以5.8亿港元增持长实;在9月29日至10月8日不到十天时间,又继续斥资约3525万港元增持长实42.8万股。在10月下旬又四次增持和记电讯国际股份,持股量从2月底的66%上升到10月30日的67.03%。11月14日,李嘉诚在2006年5月以来首次增持和黄股份,以每股均价37.225港元的价格斥资1116.8万元增持和黄30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1.38%。2009年2月3日,李嘉诚又以每股均价67.14元价格斥资335.7万元首次增持长实5万股普通股。此后不到3天时间,李嘉诚再次以64.575万港元买进1万股长实股份,每股均价64.575港元。
李嘉诚大举增持自家股份的举动也引来了外界的纷纷议论。有人认为,李嘉诚再三增持表明股市已经跌至谷底,此外他也希望此举能够为低迷的市场增添投资信心。当然,从李嘉诚一贯的投资策略来看,他将高沽低买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在股市跌至谷底时以低价买入,然后,等待将来经济复苏时期再高价卖出,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
李嘉诚投资善于把握时机,往往对未来市场的趋势能够准确预测,然后果断出手。当然,李嘉诚的大手笔除了其超凡的智慧外,也都是建立在多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积累起来的经验上的。正如李嘉诚所说:“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
逆市扩张,迎战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对其旗下的和黄的经营策略有了大幅的调整。从和黄这家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更能体现出李嘉诚的迎战危机的智慧。
经过和黄长期以来多元化的发展,长实形成了以港口、地产、零售和制造、电讯、能源和金融为主的业务范围,相应的其盈利的组成也是多元化的。这使得和黄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初期,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香港整体的经济都出现了衰退的趋势,1998年和黄的地产零售等业务也开始出现萎缩。其中,地产业务,在不计算巨额的特殊拨备的情况下,税前盈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23%,零售、制造和其他服务部门该年的经常性息税前盈利同比减少37%。其中,零售部门的百佳超市和屈臣氏大药房在内地出现亏损,香港丰泽电子器材连锁店盈利持续疲弱。
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袭击的时候,和黄通过出售部分公司的股权获取大量资金收益,平滑业绩,脱离了困境。当时,李嘉诚的和黄出售了宝洁和记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此外,还出售了其持有的亚洲卫星通讯54%的股权,获得净利润23.99亿港元。1998年,和黄通过出售和记西港码头10%的股权获得收益4亿港元。从和黄连续三年的业绩来看,1997年净利润比1996年增长2.05%,1998年净利润比1997年下滑29.02%。正是得益于和黄及时出售三宗股权,获取了利润,才保证了正常的运营,防止了危机的蔓延,平滑了业绩波动。同时,资产出售的利润,为和黄在资金匮乏时期大举投资其他行业提供了可能。
2008年金融危机时,李嘉诚再次展现出了应对危机的高超水平。2007年,李嘉诚在股市高涨时抛售了多只中资股套现,在2008年内多次增持旗下公司股份,略微摊低了持股成本。正是由于李嘉诚未雨绸缪,采取多种策略的应对使得他在由于受到长实与和黄的股价大幅下跌甚至逾40%的拖累,个人财富在2008年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损失,最大程度上扭转了资金缩水的局面。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和黄逆势扩张、拓展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契机。1998年,长实就从住宅地产扩展到出租物业等方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盈利也相当可观。
和黄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依靠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的模式。这些新业务通常称之为“准垄断”行业。不同业务优势和黄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亚洲金融危机为和黄大举进入这些行业提供了机会。李嘉诚在遭遇到亚洲金融危机中,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善于把握时机,反而逆市扩张。
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就成就了一段低谷拿地,继而被业内奉为经典的案例。1998年1月,香港政府采取招标的方式先后出售两处地产,分别是位于沙田马鞍山的一块酒店用地和位于广东道前警察宿舍的住宅用地。按照惯例,政府不对以招标方式出售的土地限定底价,只对公开拍卖的土地限定底价。之所以选择投标方式的原因是最高投标价通常比次高投标价高出很多,而最高拍卖价往往只比次高拍卖价高出一个价位,再加上当时的地产市场已经非常不景气,竞标者有可能并不多,很难拍卖出好价钱。事实上,由于没有准确地对形势作出判断,地政总署仅仅收到了两份标书。之后,长实轻松中标,给出的最高投标价为1.2亿港元,仅仅相当于楼面价2150港元平方米。而在招标前,香港地政总署对马鞍山土地的估价则为10.56亿港元。这起竞标案成为香港地产拍卖史上的经典。同样,长实在竞标广东道前警察宿舍土地上仍然所向披靡。以长实为首的财团以28.93亿港元中价,楼面地价仅为2840元平方英尺。而政府出售前对该地估价总值超过40亿港元,地价大概为4000港元平方英尺。
和黄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收购港口,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1997年,李嘉诚增持了仰光柜货柜港权益至80%;同时,还进一步拓展了英国的港口业务,不仅购入了泰晤士货柜港,而且签订了收购哈里奇国际港口的协议;另外,还取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及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掌握了两个港口72%的实益权益,并且收购了大巴哈马机场公司50%的权益。1998年,他一连在三个月内都有新的收购行动,先是在2月,和黄收购刚刚竣工的英国泰晤士港货柜港;紧接着在3月,和黄对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的权益从85%增至88%;在盐田港的实益权益由47.75%增至49.95%;4月,收购哈尔威治国际港90%的权益。
在大举收购港口的同时,李嘉诚还瞄准了电信行业。为拓展在美国的移动电话业务,和黄在1997年收购美国西部无线公司(WesternWireless,Inc)5%的权益及西部个人通讯服务公司(WesternPCSCorporation)19.9%的权益。第二年,和黄对印度HutchisonMax电讯公司的股权从29.4%增持至49.5%,并认购了这家公司一名大股东发行的优先股;与以色列一家运营商合资建立Partner电讯公司,开辟了以色列市场;这一年,和记电讯还进军比利时市场,与荷兰皇家电信公司移动通信部门(KPNMobile)成立合资公司。此外,和记电讯还于1998年在加纳收购一家拥有全国移动电话牌照的公司80%的股权。
1999年全球电信企业的股票市值一路攀升,市场前景看好。李嘉诚在这一年完成了他所谓的“最骄傲的交易”,即出售“橙股份”,赚取了超千亿的巨额利润。“橙”出售分两次完成,首次是在2月份同构出售约“橙”股份的4%,套现50亿港元;接着在10月份,全部出售“橙”其余的约45%的股权给德国电信商曼内斯曼,套现1130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和黄的2G业务从欧洲移动市场上撤出。和黄将卖掉“橙”的资产用于和黄进军3G业务的资金支持,在全球竞投3G牌照。然而,和黄3G业务的经营并不理想,连续出现了不断扩大的亏损状态。2002年,亏损20.7亿港元;2003年,亏损扩大到183亿港元,2004年亏损高达370亿港元。并且,受到3G业务的影响,和黄的股价大幅下跌。到2004年底,对3G业务投入累计高达2000亿港元。
尽管如此,和黄仍然没有放弃3G业务,李嘉诚面对危机,采取了零散出售、分拆上市的办法。和记电讯澳洲公司(HTA)于1999年8月在澳大利亚公开招股,并上市交易。11月,和黄通过将以色列的子公司Partner电讯在纳斯达克和伦敦证交所IPO,取得13.92亿港元的利润。2000年2月,和记电讯把持有的10.2%的曼内斯曼股权转换为5%的沃达丰电讯股权,获得利润500亿港元,随后又通过出售沃达丰电讯约1.5%的股份,获得利润16亿港元;2001年5月,和记电讯以300亿港元盈利出售其在VoiceStreamWireless中持有的股份;2002年4月,通过出售香港和记电话有限公司19%的股权给日本NTTDoCoMo公司,获得盈利22亿港元。
到2004年,3G后续资金存在很大漏洞,为了最大程度上缩小3G业务的影响,李嘉诚选择了分拆旗下主要的电信资产上市的办法,最终解决3G的困扰。首先分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上市。2004年1月28日,和黄宣布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注入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借中联系统上市。第二天,中联系统复牌后股价攀升40%,效果显著。3月5日,中联系统改名为和记环球电讯控股有限公司。
其次是分拆2G业务。和黄通过分拆中国香港和澳门、印度、以色列、泰国、斯里兰卡、巴拉圭及加纳等八地电信资产上市,获得41亿港元的盈利。
第三步是由和记电讯国际“私有化”和记环球。2005年5月3日,和记电讯国际与和记环球对外声明,双方以签订协议方式实现和记环球私有化。这个举措的成功就在于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配售,行情暗淡的时候回购,能够获取盈利。
最后,进一步分拆3G业务。2004年12月,和黄透露有意出售25%意大利3G业务的股权并将该业务在当地上市。但是,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黄的IPO计划始终未能实施,于2006年宣布无限期搁置。
分拆上市,是和黄在特定情况下的战略选择。由于新业务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运作才能盈利,而零散出售资产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将项目分拆上市能够减轻资金压力,同时各项目独立运作后,项目的潜力被充分挖掘,也能够提升和黄的股价。
李嘉诚在商战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即使在遭遇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也不会退缩,甚至非常善于以进军新领域、逆市扩张的办法,使他不仅摆脱危机,而且能够拓投资领域。
李嘉诚一向对创新技术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期的1996~1997年,他旗下的“长和系”开始进军互联网行业。此后在1999年1月,长实、和黄与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合资设立To;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网络领域。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5月,李嘉诚斥资大概4500万美元支持全球第一个提供高清网上电视服务的Joost网站。这次注资是通过旗下信托基金,与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等共同合作,支持Joost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并推动拓展全球市场。而在此之前,在微软宣布投资2.4亿美元获得Facebook公司1.6%的股权之后不久,李嘉诚信托基金也向Facebook投资6000万美元获得该网站0.4%的股权。
此外,李嘉诚还进军中医药行业。早在1998年,李嘉诚就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联手打造香港“中药港”。2000年,和黄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此后和黄通过进一步与同仁堂的合资,在2003年12月,和黄的附属公司和记中药,与同仁堂集团总部合作成立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占有49%的股份。通过合资,和黄在同仁堂的一些项目上,内地开设药店、药品或药材生产以及同仁堂海外开店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2001年8月,和黄出资1.1亿元与上海药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双方各占50%的股份。2004年5月底,和黄斥资10亿元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
在经济危机时期,为了增加公司的盈利,同时也为了降低风险,李嘉诚往往选择行业内实力雄厚的企业,要么共同控股,要么进行少量投资,实现逆市扩张。
全球多元化的“御冬术”
李嘉诚从白手起家到蝉联香港首富之位,经历了商场上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即使是在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也总能化险为夷,有惊无险。回顾李嘉诚的经典“御冬”法则,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和黄所走的全球多元化道路,是李嘉诚有效防范金融风暴冲击的重要策略。
首先,投资多元化的领域和行业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从李嘉诚旗下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李氏的业务逐步跨越多个行业,业务也已扩展至全球。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就开始将香港作为大本营,大举进军中国内地、亚太其他地区、北美、欧洲等市场。同时,也非常注重扩展包括能源、地产、电讯、零售和货柜码头等多元化的领域,逐渐形成了业务范围庞大、地区分布广泛的经营模式。长和系经营模式的优势不仅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其经营的灵活性,更大程度上分散了其投资风险。
从李嘉诚的长实架构来看,李嘉诚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就调整了长实的企业架构。1997年李嘉诚对“和黄”、“长江基建”和“香港电灯”的重组,重新搭建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以防范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重组前,以地产开发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长实直接持有和黄45.4%的股份和长江基建70.7%的股份,从事基础建设的长江基建,其核心业务是在内地投资注入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数额庞大,而回报周期又较长,盈利波动性较大。长实公司和长江基建在业务上存在较多的交叉,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容易影响到长实的盈利。重组前的和黄持有“香港电灯”34.6%的股份。而和黄自身的业务范围就比较多元化,又分布在分散的地区经营,其经济效益也较为稳定。港灯由于对香港对电力一直有稳定的需求,因此,经济回报也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中国通史 王小波集(全8本)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龙凤双宝:妈咪太迷糊 我有一尊炼妖壶 张爱玲作品精选套装(8本) 飞毡 一本书读完中外经典故事 想成为英雄的灵能力者 快穿之我不要做白莲 德国 影后与当红歌手假戏真做了 每天被迫和大佬谈恋爱 历史的教训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第一快婿 穿越到未来做考古学家 诺筱颖傅夜沉今夜星辰似你 女总裁的战神狂婿
这是个全民领主的时代,通过领主试炼成为一名领主,可以获得自己的领地,这是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领主可以穿梭于诸天位面获取力量,知识,资源来培育自己的充实自己的领地,培养自己的领民。领主也可以相互联合组成军团联盟,攻占整个世界。...
末日之钢壳系统由作者偷看书的懒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末日之钢壳系统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一次意外,包小白和天庭搭上线了,原本开个小诊所还没有证件的他,凭借着一手精妙的医术,成为了天庭的首席医官,仙药仙草任由取用。嫦娥仙子要堕胎?找我就对了。赤脚大仙,你有脚气,我这有皮炎平一瓶。哎,七仙女别跑啊,我这有美容养颜的配方...
战友身死,世间无亲,万念俱灰之下,他颓然回归都市,却意外得知自己还有个儿子!而且居然还是,亲生儿子!?且看小萌娃如何萌化兵王老爸的黑暗人生!...
作者嵩山坳的经典小说大时代1950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重生在日本,还是1950年?上帝啊,你是哪根线搭错了?神啊,救救我吧!...
夏引之从记事开始就喜欢跟在雷镜身后,他是她父母最好朋友的儿子,也是她唯一的阿镜哥哥。夏父曾调侃,如果她头上有个环,那一定是阿镜身上的一个小挂件。而她这挂件在他身上,一挂就是十五年。她追着他,念他读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他亦耐心陪着她,一步步走过她长大所要经历的所有开心和难过。阿引,最先离开的人都是不把这一段感情看得很重要的人,已经离开的,我们就不挽留,也不等了。那阿镜哥哥会离开阿引吗?不会。永远永远吗?嗯,永远永远。然而,他食言了。再后来夏引之下巴搭在雷镜肩膀上,阿镜哥哥,我这么黏你,你会烦吗?他闻言在她小屁股上拍了下,找打了是不是,说什么傻话?夏引之倒是一脸认真,因为很多人说经常吃同样的喝同样的都会腻啊,连歌经常听一首也会腻呢。那万一陪一个人也会呢?除去中间分开的那五年,他都陪她二十三年了。所以你有一天会腻了阿镜哥哥?雷镜朝她挑挑眉反问。当然不会!夏引之义正言辞道。你不会腻就好,雷镜笑,至于你的问题…他亲亲她,等下一个二十八年后,哥哥再回答你。阅读指南青梅竹马年龄差5日常暖调略慢热上卷校园cp团宠天才少女x骑士天才少年下卷都市cp大满贯影后x资本狙击手本文下卷含娱乐圈元素,但非纯娱乐圈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上瘾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