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第1页)

在西方哲学中,古希腊罗马的斯多葛派是特别喜欢讨论死亡问题的。他们倒是不回避,谈得非常多,有时我不免猜测,他们其实很怕死,要不怎么老想这个问题,想出种种理由来让自己不要怕,要坦然接受。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巧妙,比如说你想一想一百年前你在哪里,一百年后你不过是回到了你一百年前所在的那个地方。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前不存在而痛哭,我们会认为他是个傻瓜,而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后不存在而痛哭,他同样是傻瓜。你觉得死很委屈吗,那么你想一想,所有的人都会随你而去的,多么伟大、多么富裕的人都要走这同一条路,你有什么委屈的?他们总的思路也是把死亡看作一件自然的事情,你要顺从自然,死就好比旅行者住了旅店以后要上路,演员演完了戏要谢幕,果子成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你要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离开人生这个旅店、这个舞台、这棵大树。一个人面对死亡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不愿意走,那么你变不愿意为愿意,变被动为主动,你就不痛苦了。

第二种思路可以称作审美的态度。中国的庄子是典型,目标是&ldo;齐生死&rdo;,&ldo;无古今而后入于不生不死&rdo;,超越时间,把你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你就超越生死了。你活着的时候就要进入这种境界,办法是&ldo;逍遥游&rdo;,在精神上与宇宙万物同游,其实也就是把你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

第三种是宗教的思路。前面两种,审美的态度有点玄乎,一般人难以做到;理智的态度回避了一个问题,有生必有死,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这个道理好懂,可是如果死后归于虚无,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回避了终极意义这个问题。宗教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同的宗教,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佛教和基督教的思路正相反。佛教有教义、教主、组织、戒律,就此而言是宗教。但是,佛教不承认宇宙中有一个主宰神,这个神是灵魂的来源和归宿,在这一点上和基督教非常不同。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佛教强调依靠自身的觉悟和智慧,而不是神的启示,这与哲学很相近。我一直觉得,佛学是最博大精深的哲学,遗憾的是我涉猎太浅,有待于今后好好学习。

第28章思考死亡(2)

以前我有一个误解,以为佛教中也有灵魂一说,它是轮回的主体,一位高僧纠正了我的这个看法。按照佛教中唯识学的说法,生命流转的载体是一种心识,就是叫做阿赖耶识的第八识,因为它不是主体,所以不是灵魂。佛教是否认有主体的,每个生命并没有一个作为它的主体或者说实体的所谓&ldo;我&rdo;,而只是因缘的凑合,因缘一散,这个现世的生命就结束了。&ldo;无我&rdo;是佛教最重要的原理,让你看破你如此看重的&ldo;我&rdo;的虚幻,破除我执,没有了我执,就不会有生死的迷惑了。但是,佛教并不认为现世的生命结束后,生命的流转也结束了,因为那个心识还在,它会通过投胎而承载新的生命,这就是轮回。轮回意味着心识仍在迷惑之中,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断轮回,彻底摆脱生死的迷惑。唯识学是佛教中最难学的理论,我觉得其中很可能隐藏着彻底解决生死问题的正确路径。

在佛教看来,解决生死问题要靠智慧,彻悟人生的道理,但不能只靠智慧,在慧之外还要有戒和定,通过修行和实证体验使悟到的人生道理化为血肉,化为本能。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哲学又有所区别。不同流派的佛教都有一套针对死亡的修炼方法,让你在死亡来临时容易和肉体分离,走上往生的路。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有一个东西能够和肉体分离,在肉体死亡以后继续存在,这个东西不就是灵魂吗?我想,佛教否认它是灵魂,用意应该是彻底破除我执,实际上是告诉你,那个在死后继续存在的东西也不是&ldo;我&rdo;,而只是因为迷惑而没有消散的一缕意识。

和佛教相反,基督教承认主体、实体意义上的灵魂,这个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就回到了天国,回到了主的身边。和佛教相比,这个思路简单得多,只要你相信,见效也快得多。事实上,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那些真正信基督的人,他们面对死亡时的确比较平静。临死的时候,是相信死后的永生,还是认为死是彻底的毁灭,心态当然会大不一样。不过,对于灵魂不死,不是想相信就能相信的。有些人可能有某种特殊的体验,得到了某种启示,就对此坚定不移。有些人入了教,通过灌输和熏染,可能也相信,起码劝说自己相信。但是,多数人没有这些经历,就很难真的相信了,因为这个事情是超越我们的经验的,我们活着时无法知道死后的情形。那么,应该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呢?

我介绍大家看杨绛不久前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走到人生边上》。我太太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所以我先读到了书稿,写了一篇评论,老太太看后说了两个字:&ldo;知我&rdo;。写这本书的时候,老太太96岁了,书的开头就说,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上的边上了,意思是再往前就要掉下去了。在这个时候,我朝后看看,看我这一生到底有什么价值,又朝前看看,看前面等着我的是什么。前面等着我的当然是死,但死到底是什么?人死后就是什么也没有了吗?她说她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很多人,他们都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是艺术家、作家、学者、科学家等等,他们都比她年轻,她称他们为聪明的年轻人,但是说年轻也不年轻了,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都告诉她,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她说,我就纳闷了,他们怎么知道的呢?意思大约是他们又没有死过,凭什么这样自信地断定。要说人死后变成鬼,还有人比如她的亲戚说亲眼见过死去的人的鬼魂,有少数人的经验可以证明,但是你说什么都没有了,你怎么证明呢?最后她说,对于人死后还有没有灵魂,我一点经验也没有,所以仍然不明白。

我很欣赏老太太的这个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存疑,因为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所以不肯定也不否定,至少应该保留那种可能性吧。有人研究濒死体验,就是人死了又活过来了,请他们谈濒死状态中的感受,发现很相似。在那段时间里,都是感到灵魂离开了肉体,能够看到在场的人围着你的尸体,在哭或者在抢救。然后,这些都模糊了,感到进入了一个隧道,隧道前面是光明,靠近隧道的出口,会看见已死去的亲人朋友。这么相似的体验,说明灵魂和肉体很可能是两回事,肉体死后灵魂还在,会有一个去处。

我们这个民族受唯物论教育的时间太长了,往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相信,才认为是事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一概不相信,等于不存在。杨绛说得好:真善美不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不就是自己心里明白吗?我觉得中国人是有这个传统的,眼见为实,只相信看得见的,所以把肉体看得很重,轻视灵魂。中国本土的宗教只有道教,其实是方术,够不上宗教的水平,追求肉体不死,所以就炼丹、练功,要成仙,搞这一套。中国人重肉体,西方人重灵魂,从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欧洲最发达的建筑是什么?是教堂。一座大教堂,一代代人不断建,几百年才建成,非常宏伟。我们去欧洲参观,看教堂是一个主要节目。教堂是干什么的?就是安顿灵魂的。中国当然也有庙宇,但工程最浩大的建筑是什么?是陵墓,皇帝的陵墓,诸侯达官的陵墓。陵墓的格局基本上是把你生前的生活搬到地下去,死后还要过世俗的生活。在欧洲是找不到帝王的陵墓的,路易十四,法国最伟大的君主,生前也讲究奢侈的生活,凡尔赛宫是他盖的,很辉煌,可是你是找不到他的陵墓的,无非是葬在某个教堂的某个角落里,因为他们相信灵魂已经升天,不需要那些排场。

爱的四重奏  塞北三朝  千年一叹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两宋风云  周国平论人生  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笛声何处  山居笔记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诛仙之问道青云  周国平自选集  借我一生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吾师余秋雨  闲情的分量  这个历史挺靠谱  

热门小说推荐
小农民大主宰

小农民大主宰

杨星辰,一个普通的小农工,莫名其妙的被人打了黑枪后偶得奇遇。从此开启流弊的人生,医术救人,灵水种田。身边佳人虽多,然弱水三千,他却只取一瓢!看一个小农民是如何带领大家科技种田,又如何将我中医发扬光大!...

简童沈修瑾

简童沈修瑾

夏薇茗死了,沈修瑾亲手将简童送进了女子监狱。  三年牢狱,简童被沈修瑾一句好好关照她折磨的大变样,甚至狱中被同意捐肾。  入狱前,简童说我没杀她。沈修瑾不为所动。  出狱后,简童说我杀了夏薇茗,我有罪。  沈修瑾铁青着脸你给我闭嘴!不要再让我听到这句话!  简童笑了真的,我杀了夏薇茗,我坐了三年牢。  简童逃了,沈修瑾找疯了满世界通缉她。  沈修瑾说简童,我把肾给你,你把心给我吧。  简童仰头看向沈修瑾,说...

同桌凶猛

同桌凶猛

青梅竹马的同桌竟然成了大明星,又凶又萌。近卫军冲锋右营92411492...

我的绚烂人生

我的绚烂人生

天降大小姐,是命中注定?还是在劫难逃?如果生活是一副扑克,那么她就是王炸,而我手上根本没有一张能接手的牌。她说ldquo娶我,少奋斗三十年。rdquo我说ldquo我一点也不稀罕你那里的纸醉金迷!rdquo...

特级强卫

特级强卫

特级强卫他是华夏第一王牌兵王,却被老头子逼成了女总裁的小保安,遭到冰山美女冷眼相待。他身怀古武绝技兄弟众多,却又扮猪吃虎,泡美女踩小人,且看一代兵王傲视都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