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个人意识到并且在行动中体现出做人的尊严,他就是一个高贵的人。真正讲道德,我认为应该强调两个品质,一个是基于同情心的善良,一个是基于做人的尊严的高贵。我们讲道德,往往容易从意识形态着眼,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守纪律等等,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没有触及道德的根本。真正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中善的成分的基础之上,就是同情和尊严,善良和高贵,这才是道德的根本。人要活得高贵,活出人的尊严来,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精神性的人,而不光是一个肉体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他就一定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高贵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贵族不只是门第和身份,在待人接物上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要让人感到你值得被尊敬。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很少把高贵看作一个重要价值了,或者是把它庸俗化,好像拥有豪宅、名车、品牌奢侈品就是高贵。那算什么高贵啊,不过是钱多罢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都丢了,还有什么高贵可言。
一个灵魂高贵的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待人平等,尊重他人,把每个人都当作有灵魂因而有尊严的人对待。一个人尊重他人,实际上也就是尊重自己,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体现出了他的自尊,体现出了做人的尊严。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把别人当作人对待,实际上也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人,他根本不知道生而为人有多么宝贵。现在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有钱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开着宝马横冲直撞,压死了人也无所谓。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往往就只用物质来给自己估价,也给别人估价,因为他没有别的标准嘛。有灵魂的人之间,一定是互相尊重,诚信相待。两个没有灵魂的人在一起,无非是狼狈为奸或者彼此恶斗。最麻烦的是有灵魂的人遇见没有灵魂的人,真是秀才遇到兵,既不愿和他斗,又没法讲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2中国缺乏尊重灵魂的传统
如果说法治社会的出发点是对个人生命权利的尊重,那么,信仰的实质就是对个人灵魂生活的尊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两种尊重都相当欠缺。儒家很重视道德,把道德看作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但是在儒家学说中,你找不到灵魂的概念,看不到对灵魂生活的描述,道德缺少信仰的根据,最后看重的就只能是道德的社会功能。
这是中西道德的重大区别。西方人的道德是有信仰作为背景的,这和西方哲学的传统有关系。从古希腊开始,他们的哲学是所谓形而上学,就是对世界本质和人生意义的追根究底的追问,到了基督教,便形成了灵魂来源于并且回归于上帝的信仰。在这个信仰背景下,道德实质上是个人的灵魂生活,是绝对命令意义上的自律。个人要对自己的灵魂负责,对上帝负责,要带着一个干净的灵魂去见上帝。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哪怕没有任何人监督我,总有上帝在监督我。
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学就相当薄弱,缺少那种终极追问。儒家哲学基本上是道德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怎么样维护好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在缺乏信仰背景的情况下,道德就成了意识形态,成了社会义务和他律。在儒家经典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言论,强调慎独,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本身就是价值,甚至是最高价值,比如孔子说的&ldo;古之学者为己&rdo;、&ldo;人不知而不愠&rdo;,孟子说的&ldo;天爵&rdo;。但是,从总体上看,儒家伦理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目的,所谓修齐治平,修身归根结底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人性有两端,一端是兽性,就是生命本能,另一端是神性,就是灵魂追求,处在这两端之间的是社会性。西方传统的特点是肯定两端,中间的社会性是为两端服务的,这样建成的社会一定是高质量的。中国正好相反,压制两端,只要中间,结果反而得到了一个低质量的社会。我认为这个情况特别值得我们深思。
3信仰的重建
中国人缺乏信仰,这是一个老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我上面讲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就有这个毛病。这个毛病在改革开放前的那个时代也是存在的,严格地说,我们当时有的是意识形态,不是信仰。意识形态和信仰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解决的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就是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而信仰解决的是形而上层面的问题,人生意义的问题,就是人怎样活才有意义。以前我们把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混为一谈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所谓信仰危机,实际上是人们发现不能再用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了,每个人必须自己去寻找信仰、去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了。你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怎么活才有意义,以前是没有这个问题的,起码表面上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党都给你解决好了,一切交给党安排,你就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吧。现在你如果还是这样解决的话,就不太够了吧,当然你可以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但这基本上是社会层面的理想,不能取代你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前常常说共产主义人生观,其实严格地说,共产主义不是一种人生观,而是一种社会历史观,是解决什么样的社会是好社会这个问题的,并不是解决什么样的人生是好人生这个问题的。现在每个人必须自己去解决为什么活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而不是退步。
现在仍然有人鼓吹要建立一种大一统的信仰,比如把儒家思想做一番改造,树为当代中国人的统一信仰。这可能吗?我认为不可能,因为它基本上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东西,缺乏作为信仰所必须具备的形而上的深度,而且它事实上也解决不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我还认为,即使可能,也不应该人为地树立一种信仰,因为按照本义来说,信仰就应该是每个人灵魂中的事情,不应该是社会统一规定的事情。不过,我并不因此就认为儒学对当代中国人的信仰无所贡献,它可以成为我们确立信仰的思想资源之一,同时如果有些人自愿把它当作自己的唯一信仰,当然亦无不可。
第39章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4)
我想强调的是,信仰理应由社会的意识形态回归为个人的灵魂生活,把凯撒的给凯撒,把上帝的给上帝,这才是正常状态。作为个人的灵魂生活,信仰必须是自觉的,是个人的一种自觉追求和选择,因为这个原因,信仰又必然是多元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强求统一。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佛教,只要是真诚的,都很好。有的人什么教都不信,但是很严肃地对待人生问题,在认真地思考,也很好。一个人怎样算有信仰?我提两条标准。一条是重视灵魂,把灵魂看得比肉体重要,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重要。这实际上就是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灵魂是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要好好照料它。另一条是道德自律,有做人的原则。这实际上也是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不可亵渎它,要有所敬畏,有一些事情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不复是人。
人生哲思录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笛声何处 周国平自选集 两宋风云 吾师余秋雨 诛仙之问道青云 周国平论人生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闲情的分量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 爱的四重奏 塞北三朝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这个历史挺靠谱 周国平散文精粹:安静 借我一生
一倍,两倍三四倍,十倍,百倍万千倍,混沌大陆,武者为尊,身为天脉武者的陈昱,拥有超出普通武者无数倍的修炼速度。纵横天下,武踏巅峰。PS已完本150万作品使徒,书号38115...
极品仙帝轮回修仙路,有点猥琐,绝对有点纯洁绝品仙尊哥品的是天材地宝,极品美人,成就绝品仙尊!新书上传,果断启航,各位书友上船喽,2012啦!池子出品,肯定过瘾!书友群83736114(绝品二群小池自己开的群,喜欢的进!)149621580(绝品一群,这是书友建的老群)...
...
全城惊闻!傅家大少竟娶了个傻子当傅太太,人人都等着看他们什么时候离婚收场,结果傅大少却把傻子宠上了天。傅太太每天只想吃饭睡觉赚大钱,傅大少每天跟在后面大把大把给傅太太撒钱,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某日,云雨过后,傅太太扒着矜贵男人老公,我们离婚吧。傅大少骗够了我的钱就想甩了我?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傅太太怒,每天胡搅蛮缠求离婚,众人惊诧,傅大少却云淡风轻乖,别闹。...
感谢月关瑞根72编桃花鱼人管平潮打眼等各位前来捧场,莅临指导!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天物,所能损益。混沌出始,缘由心生,几多风雨,几多春秋。从无到有,由生即死,阴阳轮回,是为无生!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大家O∩∩O新建一个交流群,喜欢的加群105311963...
前夫高攀不起本文已签约出版,质量保证,放心入坑容颜在一片羡慕声中,嫁给了林家二少。却不知,新婚夜,他就送给她一个奇耻大辱,让她无颜回门他在被逼无奈之下娶了容家大小姐。外界传闻,她是容家私生女,为了回到容家,她不惜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才有了现在容家三小姐的身份。他以为她就是这么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所以娶她进门,用鄙夷的态度等着看好戏。却没想到只等来她的漠视三天后,她作为律师,冷静自若的对他说,林先生,作为陈小姐的律师,我为我的当事人,控告先生对我当事人采取了强制胁迫的方法,希望达到违背被害人意志发生xìng关系的行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所指的强jiān未遂!希望林先生能配合我的工作。他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女人!她从不奢求自己的婚姻会被人祝福,因为在这一个爱情故事里,她永远是那个被诅咒的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