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悠然我思(.shg.tw)”!
红与白(30)
三十、跳丧舞与巴山舞
关于"打丧鼓",这种丧葬的民俗文化形式主要集中在湖北的鄂西山区和湖南的湘西地区,渝东和三峡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
在明代的《巴东县志》卷三《土俗》中就记载有:"临丧夜,众客齐聚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名曰唱丧鼓,又曰打丧鼓。"这里记述的就是"打丧鼓",也就是打丧鼓的其中重要的一项程序--"坐丧"。而在清代的一些地方志中也有更多的相关记载。清咸丰版的五峰县《长乐县志》卷十二《风俗·丧祭》一条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清代的《长阳县志》也说:"临葬夜,诸客群聚丧次,擂大鼓唱曲,或一唱众和,或问答古今,皆稗官演义语,谓之打丧鼓,唱丧歌"。清代的《枝江县志》也记载有:"设祭如占虞,祭礼始终……但有击鼓歌呼以守丧"。
不管承认不承认,但打丧鼓的习俗的确是从土家族的"跳丧(土家族将其称为撒尔嗬)"里面衍变而出的,而关于土家族(汉人称其为夷族,也就是野蛮人的意思,而他们自称是巴人)"跳丧"的历史来源,记载最早的是《山海经》:"巴人干舞,用兵以禳"。所以以前的"跳丧"只有男人可以跳,动作自然刚劲有力,颇有些男儿**的意味。而《隋书·地理志》里更是详细记载了土家族跳丧的场面:"蛮左,……无哀服,不复魂。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箭,绕尸而歌,以箭扣*为节"。
唐代的《蛮书》写道:"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宋代《蛮溪丛笑》也写到:"乡人死亡,群聚歌舞,舞者联手踏地为节,名曰踏歌。"《大明一统志》也记载有:"巴人好踏蹄,歌**,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故人好巴歌,名叫踏蹄。"可见得跳丧比坐丧产生的年代早得多,传承的也完整得多。
土家族的"跳丧"源于他们的先人巴人,一般是在亡人出殡前的晚上举行。棺木前供着亡人的灵位,棺材左前方则在一个大木盆中放置一面牛皮大鼓,跳丧则在灵前的空地进行。因为没有电灯,所以就燃起篝火,一人掌鼓,整个跳丧过程都由这位鼓师的鼓点指挥,鼓面、鼓边、鼓帮都可以用,敲出有节奏而富有变化的鼓点,并且鼓师也会唱,所有跳丧的人都是两人相约,踏着鼓点,边歌边舞,与掌鼓师相应和。
有人形容为、跳丧的舞者"舞者身体在收缩与伸展、推进与拽拉、*身与曲身、摇摆与晃动、震颤与抖动中展现出美来。"和汉族的打丧鼓一样,也分为若干段,大致可以分为"待尸"、"摇丧"、"穿丧"、"退丧"等。这些阶段当然都由鼓师用鼓点指挥,那些相对而舞的跳丧的男人跟着鼓点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舞姿。
而跳丧之所以又叫"撒尔嗬"是因为在跳丧舞的过程中,每一句结尾都会由所有跳舞的男人一起喊出"撒尔嗬"。比如这段丧鼓词就是鼓师边敲边唱,众人边跳边和:"师傅掌鼓我来接(众:撒尔嗬),不知接得接不得(众:撒尔嗬);双手接过鼓槌打(众:撒尔嗬),心中抖得乱如麻(众:撒尔嗬)。"由此,有研究学者将跳丧中的歌词的"撒尔嗬"与中国古代民歌的《竹叶词》联系在一起,比如唐代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每一句的后面也带衬语"竹叶"。
不管跳丧的起源是不是来自古代巴人军队的舞蹈,不管"撒尔嗬"是不是来自竹叶词,"撒尔嗬"都存在于宜昌江南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的土家族里,而"撒尔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被发掘整理编排成长阳巴山舞,居然成了风靡一时的群众自娱自乐的集体舞蹈,还得到当时的国家体委的大力推广。不过,因为毕竟巴山舞是从"跳丧"中产生的,不太吉利;加上动作单一、曲调简单,在后来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引发并席卷全国、中国大妈的广场舞的强烈冲击下就消失匿迹了。
决战游戏世界 大明:发配三年,朱允文求我救命! 绝色总裁的极品仙帝 人在港片:从纵横四海签到开始 末日:开局一别墅,签到变龙城 农夫仙田 宠狐成妃 行道有术 大秦:我祖龙,开局诛杀易小川! 猎神 高武:冥土主宰 懒胜 民间奇异闻录 医统都市 三国网游之英雄世界 洪荒:开局收复帝俊太一 综漫之次元乱漫 沨之游戏王 我继承了五千年的家产 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