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换句话说,一个人真到达了见到自性的境界,不要修,不要你修威仪的,一个人到定的境界,自然是无比的威仪,所以&ldo;大威德金刚&rdo;。自己自然要具备了大威德,也具备了慈悲喜舍那一种威仪。所以他说:&ldo;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rdo;啊!
每读到这个时候,非常感叹!所以禅宗就叫做传心。传心是庄子的话,衣钵传人。这个儒家也感叹,不要佛家说正法要等到人来传,儒家也觉得传人很难,&ldo;待其人而后行&rdo;。等待,并不是呦!都是读儒家的书、做儒家的修养,哪个人变成孔子?不知道。哪一个人变成孔子,也可以证入。&ldo;待其人而后行&rdo;。所以孟子说&ldo;五百年而后王者兴&rdo;。真是啊!我们看历史上不管是文化学术上,在政治上、历史上的成就,几百年来出一个人,一个人就影响了几百年,有那么严重!乱世的人也这样,你看出乱世,像明朝一个张献忠,你看马克思,就到了一百多年。再加上一个马克思,。你要一个世界太平,要圣人来,要数百年之久。这是心里头无比的感叹!所以成就的人是不容易的。这也是勉励一个人自己要晓得努力,所以&ldo;待其人而后行&rdo;。
&ldo;故曰:&lso;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rso;&rdo;千万记住哦!千万千万注意!你们大家所谓学佛的也好,学道家的也好,就是普通讲学问的也好,&ldo;苟不至德,至道不凝&rdo;。你们很多人看到《金刚经》释迦牟尼说:&ldo;修一切善法,(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do;一样道理。你看读这个话怎么讲?要一切善法修成功,你才得开悟。你们现在随便是看看什么禅宗的书,青蛙一声&ldo;扑通&rdo;跳下水,&ldo;通!&rdo;那是禅;&ldo;见山不是山&rdo;,哦!那是禅!&ldo;忽然之间一笑笑,禅到了!&rdo;那怎么行呢!禅是靠道德、功德,&ldo;苟无至德,至道不凝&rdo;啊!道德都不成就啊,那个道像冰冻一样你冻不拢来的啊!你是水啊,你要冻拢来变成冰块啊!冰块要雕刻起来变成,那才会用。这个&ldo;凝&rdo;字用得好极了!所以说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修定?定是凝静、凝定、凝结了。所以为什么不能得定呢?你们大家学佛不能得定,你就要反省自己心理行为、道德戒律。&ldo;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rdo;啊!至德,还不是普通的道德。这个至德到达了最高处,不可捉摸,看不见的。所以你说要想明道、悟道,&ldo;苟无至德,至道不凝&rdo;啊!自己要切实反省这个道理!不反省这个道理,就是。所以要&ldo;礼仪三百,威仪三千&rdo;。
所以我们为了要修到至道的凝定,只好从外面打进来。所以戒律的理念是什么?因为我们晓得是凡夫,只好拿个范围自己,走路嘛不要东看西看,你要这个样子&ldo;非礼勿视&rdo;,只好端端正正;&ldo;非礼勿听&rdo;,只好这个样子。慢慢从外面接近里头去,就是戒律、礼仪的作用。大英雄大气概根本用不着这个,他一下自己就到了。到了以后,他用不着;他无所谓戒,他自然是&ldo;礼仪三百,威仪三千&rdo;就到了。所以中国文化讲礼仪的&ldo;礼仪三百,威仪三千&rdo;,到了宋朝唐朝以后,佛法一变,所以到禅宗佛教起个大革命,把他这个印度的戒律变成中国丛林制度。到了丛林以后,宋朝儒家已经是衰落了,所以程明道他反对佛教,可是一到庙子里看起参,和尚出来吃饭,一看和尚的那个威仪济济,他说:三代礼乐,尽在此矣!从没,佛,造就中国文化的大礼,那个威仪非常气派,可是自然的。
真正的诚恳的修行快没有了,大家都想开悟,我们只好八个字:&ldo;苟无至德,至道不凝&rdo;啊!怎么恢复啊?要想恢复只有自修,你要证得。证得了以后,自己到达了,&ldo;礼仪三百,威仪三千&rdo;,那么你懂得了,明白这个精神之外。所以我也常常告诉你们,都没有,那个准备呀,你怎么样去做到。
&ldo;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rdo;这个非常重要!尤其在座的青年们,将来要自己,包括国家、世界的人类在内,要想自己对于国家民族文化有所贡献,不管男女,都要特别注意!现在告诉你们,提供一个路子,是有一个路子:&ldo;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rdo;。&ldo;遵德性&rdo;,内养之学。拿现在你们在座讲,当然要参禅悟道,&ldo;遵德性&rdo;,先要求得内明之学。中庸讲的就是内明,&ld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rdo;内明之学,明心见性,&ldo;遵德性&rdo;。
你光是修道、开悟了,学问不够不行啊!‐‐&ldo;道问学&rdo;。有道、没有德性,有道、没有学问,你不能宏扬、不能利他的。所以像佛家的菩萨五明之学,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了。先是内明,明心见性;然后世间一切的学问乃至魔、外道,世界上没有不清楚的,才是菩萨境界。那个佛教菩萨五明之学拿中庸来讲,&ldo;遵德性而道问学&rdo;。非常重要!
那么这一句话,后来到了宋朝,理学家两派的争论。譬如陆象山这一派,陆象山是宋朝的大儒了,注重&ldo;遵德性&rdo;。历史上批评他贪,不是&ldo;笃&rdo;。什么思想?开悟、静坐、修定;见了性,学问自然好。朱熹这一派:&ldo;道问学&rdo;。啊,这个静坐修道啊,不容易开悟,不容易到达这个悟;必须要学问渊博了,集义之所生,最后才能到达。所以朱、陆,这个朱熹同陆象山的&ldo;朱陆争&rdo;。王阳明是走的陆象山的。那么,在中国文化学术史,所以讲王阳明啊、陆象山的&ldo;遵德性&rdo;。&ldo;遵德性&rdo;一派到了明朝晚年的流弊呀,&ldo;圣人满街走,贤人多如狗。&rdo;个个都觉得开悟了,就是像今天的佛学,禅宗到处流行,这个也开悟,那个也开悟,都悟到腿肚子里去了差不多,那,那已经到了菩萨满街走了,贤人多如狗了!很可怕!所以&ldo;遵德性&rdo;的流弊。&ldo;道问学&rdo;的流弊呢?就是朱熹这一派,一直到了八股文章啊,啊,之乎者也啊,写八股文章。然后像到了满清末期,说一个人都考取了举人了,功名还不错,结果到朋友家里,他说你要看什么书啊?《史记》。《史记》谁做的?司马迁。&ldo;司马迁是汉人啊?是哪一朝的进士啊?&rdo;那个朋友就告诉他,司马迁不是进士。&ldo;不是进士的书我不要看,那个不写书了。&rdo;呵!就是这个路线到达这种境界,这个文化,不要,不要,所以非要推翻不可。这是满清末年的故事。
所以啊,&ldo;遵德性而道问学&rdo;,两者要并兼。所以不管在家出家一样,内明之学立刻就做,痛下决心,非证道、非悟道(不可)!等于学佛的精神:不起此座。有这个决心,来学问。行菩萨道,在过去很难哦!过去念书文章好,像大师啊,像文章好,自然科学不一定好啊!叫他生到现在来,文章又要好、佛学还要懂、外文还要好,现在到了今天更难了。越到后世,菩萨就变成萨菩、萨菩了,就越来越难了!所以不敢来了。像你们学佛的更要大才了,所以没有大才下世了。不单文章好,悟了道,文章好,诗词都不行啊,你行吗?我都会,都很高明啊!现在啊,诗词都不行,你再把外文、中文、日本文,样样科学,什么学,考古学啊、灵魂学啊、什么学,鬼学都要来耶!&ldo;道问学&rdo;包括了那么多。
太极拳与道功 斯文败类 两面派 我说参同契 笨狗 如何修证佛法 白话易经 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 影帝他是只舔狗 烈狗 温故而知新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何如 唯识与中观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论语别裁 圆觉经略说
作者琅琊苏二的经典小说武神大师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叶后浪,是满是女子的飘云宗大师兄,也是被赶出宗门的少年,又是什么都敢吃的吃货,更是沉寂三年的废柴,他一鸣惊人,立志回宗门过莺莺燕燕温香软玉的美好生活。...
本书讲述,一位高级机甲设计师,重生到45年前,原本想当一次小人物,轻轻松松的找几个漂亮的老婆过完一生.可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星际战争即将爆发,为了保护自己身边的朋友,只能高举拯救世界的大旗...
古有人皮灯笼,今有人皮外衣。无奈由男变女,阴谋不断来袭。披上人皮衣,没入黑暗里半生诡谲事,笑泪随他去。永不瞑目传送门死神名册传送门...
诗王之称,画圣之名,剑仙之誉,道尊之谓,可只想做个安稳的寄生虫,怎么那么难?花花世界,黍离之地,妖魔鬼怪,神仙道佛。执笔仗剑行,青衫少年游。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既安逸不行,那就和小倩婴宁龙女,还有白素贞祝英台七仙女等一大堆红颜知己,来一个没羞没躁的聊斋之旅吧。※※※新人新书求点击,推荐,收藏,包养...
十二生肖,本是天上神仙,不料两大星球相撞,地动山摇,发生了大地震,凡间凡人死伤无数,十二生肖和各路神仙在天庭召开大会,玉帝派十二生肖全部下到凡间,拯救凡人,在救人过程中回忆它们以前成仙的艰难的日子。各路神仙借了自家的宝物,救凡人和自家神仙。十二生肖各显神通,不料,在使用自己的独门绝技后,纷纷消耗自己的法力,纷纷变成了凡间的动物。玉皇大帝知道后,纷纷和各路神仙表示惋惜,在天宫的史册记载十二生肖的英雄事迹,后来派神仙化成凡人来到人间,把史册给了一个书生,书生考取功名,最后中的状元,把史册给了皇帝,皇帝命人间的凡人永远记住十二生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普通家庭出身的林影从小就是乖乖女,上学时虽然也算得上优秀,但在她挑剔的妈妈看来她真的是比邻居家的小孩差远了,小学中学大学,她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度过了她的青春岁月,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某不知名事务所从事会计工作。原本以为自己的爱情,不,准确的来说是婚姻也会像大多数都市女性一样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平平淡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一个梦却打乱了她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