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然,也要拜韦皇后的愚蠢所赐。
韦皇后的愚蠢在于太想当女皇帝,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太想当皇太女。她们甚至等不到中宗寿终正寝,就提前把他送进了鬼门关。此案虽然扑朔迷离,韦皇后一伙不得人心则大约是实,因此毫无悬念地便被李隆基就地正法。
当时,李隆基才二十六岁,还很不起眼。
政变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帮助,甚至干脆被认为就是武则天的这个小女儿所策划。因为事情进行得易如反掌,背后肯定需要权力和金钱的支持。这两样东西李隆基都不多,太平公主却应有尽有。她在女皇的时代就很活跃,中宗即位之时又加封了&ldo;镇国&rdo;的头衔。唯其如此,事成之后她才会走到台前,蛮横傲慢地完成了把李旦变成皇帝的杰作。[4]
总之,太平公主认为现在轮到她大显身手。尽管当时她只能将李旦推上皇位,甚至无法阻止李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但她并不认为帝国就是那父子俩的。她的身上既然流着李唐和武周两个皇帝的血,小哥哥睿宗李旦又是那样地与世无争,那么,平治天下,她当仁不让。
一心向往曾祖父&ldo;贞观之治&rdo;的太子和皇帝李隆基,也只好跟他那坚持则天路线的姑姑斗法。结果则一如我们在《女皇武则天》中所述,失败的太平公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一个时代。从此以后,直到晚清,再也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如此严重地影响到中华帝国的政局。
获胜的唐玄宗却感到了危机。他清楚地记得,成败只有一天之差。如果不是由于得到线人通报,抢先一步在七月三日动手,那么,死无葬身之地的恐怕就是自己,大唐也弄不好会再出现一位女皇帝,尽管她姓李。
教训啊!
结论却很简单,那就是必须集权,尤其是要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事实上,太平公主之所以比韦皇后一伙更难对付,原因之一就在后者只知道买官卖官,手下尽是无能之辈;前者却不但控制了文官,而且收买了军队。
当时的形势确实严峻。政事堂会议成员七名,四个是太平公主的人;宫廷警卫部队四军,也有两军效忠公主。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则掌握在退居二线的太上皇手里。太平公主正是靠着这位和事佬哥哥,一手遮住半边天的。[5]
显然,这其实是三个人的博弈,睿宗李旦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软弱或糊涂。他一生三让天下:第一次让给母亲武则天,第二次让给哥哥李显,第三次让给儿子李隆基,每次都不是高风亮节,而是精打细算。当然,是为自己。
这一回事情的起因是天空出现了一颗彗星。按照当时的传统观念,应该视为上天神秘的警示。太平公主便让人放出风来,声称还发现象征皇帝和太子的星辰也都有异变。言外之意很明显:只有废黜太子,皇帝才是安全的。
可惜公主机关算尽,却没有哥哥聪明。睿宗干脆宣布辞去皇位,那可就一了百了,彻底安全。他甚至对闻讯赶来匍匐在地的皇太子李隆基把话挑明:让位是为了避灾。你如果真是孝子,何必一定要等朕死以后再即位?[6]
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就连他保留帝国的最高仲裁权,也表面上是太平公主的阴谋诡计,实际上是睿宗皇帝的如意算盘。大事拍板,小事不管,这个太上皇当得游刃有余。可怜的儿皇帝却连自称朕的资格都没有,不过是李旦的打工仔和挡箭牌。
看来,李隆基其实应该感谢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否则他真是无法将自己变成帝国真正的当家人。尽管之前太上皇和他的关系很像董事长和总经理,大唐却不是公司。对于中华帝国来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稳定就要集权,而且必须集中在皇帝手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三家分红。
难怪唐玄宗在接管政权之后三个月就要阅兵了。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昭告天下:新时代已经开始。
因此他也要杀人,或假装要杀。
[1]见《唐会要》卷二十六,《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开元元年十月条。
[2]见《唐大诏令集&iddot;骊山讲武赏慰将士诏》。
[3]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即认为武则天把国家从更糟的境遇中拯救出来。但同时又说,这一点可以争论。
[4]关于这种看法,见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5]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开元元年六月条。但该条称&ldo;宰相七人,五出其门&rdo;,不确,应为&ldo;四出其门&rdo;。
[6]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先天元年七月条。
姚崇拜相
差一点被杀的是郭元振。
郭元振是大功臣。先天二年(713)七月三日,唐玄宗发兵捕杀太平公主党羽,太上皇李旦闻变登上城楼,正是郭元振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身份率兵前往护驾。他对李旦说:皇帝奉命诛灭乱党。没有别的,请陛下放心![7]
这就不但稳住了李旦,也为事变定了调子。之后,以太上皇名义发布的诏书便声称公主的党羽妄图弑君谋篡,被皇帝奉太上皇之命讨除。李隆基的行动因此有了合法性,郭元振的作用则几乎相当于玄武门之变中的尉迟敬德。[8]
然而十月十三日的阅兵式上,玄宗却突然翻脸,以&ldo;军容不整&rdo;的罪名要将郭元振军法从事。只是由于另外两位新任宰相跪在马前苦苦哀求,才饶他不死改判流放。[9]
这很奇怪。军容不整当然牵强,兔死狗烹也未必。郭元振不是韩信,并不对皇权构成威胁,至少可烹可不烹。事实上为他求情的那两人,便正是因为有功而拜相。更何况玄宗当真要杀郭元振,又岂是他们能够劝阻的?
显然,这是假装要杀。
假装要杀也未必是为了立威,至少并不完全如此。威当然要立,却不一定要靠杀人,实际上也没有杀。因此结论只有一个:玄宗不想要郭元振的脑袋,却想要他的职位: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或者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这样说,有证据吗?
有。因为就在第二天,即十月十四日,唐玄宗便立即任命他人接替了郭元振的职务。此人时任同州刺史,受命之前不过是阅兵式的观礼人员,也不曾参与粉碎太平公主集团的行动,可见玄宗的任免其实深思熟虑蓄谋已久。因此,谁来接替那倒霉的郭元振,便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所在。
继任的叫姚崇。
姚崇是武则天的人。八年多以前,则天皇帝逊位,中宗君臣弹冠相庆,只有姚崇泣不成声。旁边人提醒他这样做不合时宜,姚崇却表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而且惜别旧君正是人臣之义。结果,他当天就由宰相贬为刺史。[10]
玄宗皇帝看中的,却正是这份忠诚。
忠诚历来就是君主对臣僚的要求,只不过忠诚或忠臣也有两种。一种是谋臣之忠。他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殚精竭虑替君主谋划,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敢冒风险也甘冒风险。至于所谋之事是否正当,则不在考虑之列。
另一种是贤臣之忠。他们当然会恪守君臣大义,为君主的事业鞠躬尽瘁。但这与其说是忠于君主本人,不如说是忠于自己认可的道德准则和社会理想。这就要求对方是英明的领袖,起码也是合格的君主。如此,贤臣才能借助君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1]
西北风东南雨:大话方言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易中天品三国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孤女俱乐部 帝国的终结 从星空到心灵 女生贾梅 十六岁少女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山顶上的传说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帝国的惆怅 读城记 易中天中华史17:大宋革新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 汉代风云人物 高高的树上 书生意气
BE狂魔求生系统快穿由作者稚楚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BE狂魔求生系统快穿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23岁的冷情浑浑噩噩度日,一日巧遇星宗长老,就此步入修炼道路成为星宗近百年最杰出的弟子。了却凡尘事后,因为地球灵气稀薄,担心寿元尽时也达不到需要的层次,就此闭关。再次出关时已是二百年后。去M国偷窃抢劫最新智脑,扫荡超市军火库战略物资仓库。旅游全球半年后被异世界的空间法师无意中扯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横扫异世界之旅。从未杀生的冷情在这个野蛮的冷兵器时代却大开杀戒,杀遍兽族魔族神族。最后统一全球3块大陆,结合科技魔法道术武技,建立一种全新的文明,带领全球进入了宇航时代。作者耳语看起来很YY是吧。其实YY不是罪,幼稚YY才该判刑。诸如王者之气一散发,四方英雄皆来投或者主角勾勾手,初识美女就脱光衣服洗干净等他这样的情节,就会让人吐啊吐啊的把刚吃的饭全还给大地。人心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一个人,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心思都很难掌握,遑论他人。偶喜欢YY,但偶在书里将尽力为所有YY的事找到合理途径。把虚幻描绘成令人信服的真实,这才是YY的最高境界啊。。。说这些,不代表此书不YY,YY毕竟是超脱于现实,完全合理那是痴话,偶只是不过分夸张,不YY人性,如此而已。简介在前,看不惯YY的书友,可以略过此书。...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三千世界,即使高远,也离不开凡尘俗世。修行之人,纵使飘渺,也逃不脱世道人心。说是虚幻,其实也是现实。说是仙侠无情,其实也是人生百态。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多谢所有将这部作品看到最后的人,谢谢。。。...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他是百年前的武学天才,他被誉为武学领域的理论帝思想家。他被后人誉为武者之父神之缔造者同时他还是一个经脉废人,他终生都没有半点内劲修为!鉴于他为世界武盟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象征性武神称号的冒牌武神!三十六岁时,因无法修炼郁郁而终,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成为历史一大遗憾。百年后,他重生了。重生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一个健全可以修炼的身体!自娘胎里起,他就发誓这一生,他不做光说不练的理论帝,他要做真正翱翔九天的武神!。新书凌绝九霄已发布,可点击下方的书名进入,卖萌求围观...
男人们都到外面闯荡,可王小野偏偏要留在村子里干大事儿。说到底,还是村里那些柔弱又如花的女人们需要他的引领和帮助,广阔天地大有作为...